洛隆县自然风光简介
2024年12月17日 10时49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洛隆县自然风光简介
一、珠姆马鞍山
珠姆马鞍山,位于洛隆县东大门,在国道349沿线,距离洛隆县城东部约95公里。与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夫人珠姆的坐骑极为相似,而其马背上的马鞍(山的形状)在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精心雕琢下,与真实的马鞍别无二致。观此山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异曲同工之妙。 其周围山的形状犹如珠姆用过的帐篷、烧牛奶和奶渣的铜锅、羊圈等等,妙不可言。而马鞍的形状又为茶马古道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印证着悠久的历史,游人见到此神山无不拍手叫绝。
马利镇珠姆马鞍山
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马鞍稍微低一点的方向应该是马头,马鞍稍微高一点的方向应该是马尾,因为马儿正在蓄力、准备奋力奔跑。马鞍外面包裹着的棕红色绒布纹理清晰,给人坐在上面柔软、舒适之感。山的上半部分寸草不生,但山的下半部分草木茂盛,整个画面就像是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也可以比喻为在社会主义光辉大道上阔步前进的藏族人民。
据当地人介绍,在马鞍山周围山的形状也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的像格萨尔夫人——珠姆用过的帐篷、有的像铜锅、有的像羊圈,漫山遍野的白石如同无数只绵羊安然自得地吃着草。宛若一幅藏族人民生活场景的画面。
中国地大物博,是山的国度,名山大川遍布各地,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但像昌都市洛隆县马鞍山这样生得奇、生得巧的山也是屈指可数的。
二、加玉大峡谷·一线天
加玉大峡谷,位于洛隆县东北部65公里处。峡谷内群山叠嶂,两岸山崖陡峭险峻,气势雄伟壮观,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之势,素有“一线天”之美称;峡谷中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山,加玉大峡谷·一线天树、水互连共处。雕刻在石壁上的汉文古诗,距今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给加玉大峡谷平添一股悠久与神秘之气。
三、背水仙女山(五指山)
图为背水仙女山(五指山)
背水仙女山(五指山)位于县城东部35公里处(国道349沿线),此山无论从正、侧面哪个角度看都犹如三个背水姑娘,人们称之为“背水仙女山”。当地人还传说那酷似背水的水桶形状的石峰里至今仍存有积水,十分神奇。但因山体较高,攀登困难,至今也很少有人能证实那水桶里到底有没有水。但这样的说法,让这座山更添了几分神秘。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有此记载,所以备受当地百姓的信仰和膜拜。不仅如此,这座山还出现在一些重要的藏区历史文献中,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游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其中镇压孙悟空500年的大山,被称为五指山。那么五指山有没有原型?位于哪里?这些都已无从考证。现实中,比较有名的五指山就有四五座,最有名的是位于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西藏也有这么一座“五指山”。它在哪儿呢?它就是位于洛隆县城东部35公里外的一处自然美景--背水仙女山。从远处看,四周的群山形成一个聚宝盆的形状。山顶终年被白雪覆盖,五指山更像一朵圣洁的雪莲捧出的花蕊。黄褐色的山体和蓝天白云烘托出五指山的雄奇、壮美。
四、卓玛朗措湖
卓玛朗措位于海拔43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北坡的倾多拉山下,距离洛隆县城36公里,是洛隆县城的“母亲湖”。在藏语中“措”意为“湖”。卓玛朗措长5公里,最宽处1.5公里,由大小21个湖泊组成,完美对应了藏传佛教中21个度母的传说。从高空望去,其形状似左腿盘起、右腿伸展的“度母女神坐姿”,湖中央的小岛则对应着度母女神的肚脐。在高原晴空之下,这汪湛蓝的冰川淡水湖的颜色就像蓝度母一样碧蓝清莹,因此有“蓝湖”之称。与洛隆县腊久乡八美山山顶上的“白湖”巴冻措遥相呼应。
图为卓玛朗措
这里也是西藏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湿地之一。卓玛朗措水草肥美,形成了一个天然牧场,牛羊像珍珠般撒落其间,牦牛帐篷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与云雾纠缠着、唱和着,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画。徘徊在这片宁静中,犹如置身于人间的世外桃源。
高原的湖泊不同于内地的湖泊,像一碗水放置在那里,宁静、唯美。而这片传说中从观音菩萨的泪珠中幻化而来的藏东圣湖,本身的神奇在于其既不干涸亦不溢堤,被当地老百姓誉为“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
每年,在卓玛朗措湖边,都有朝圣的藏族同胞三步一叩头的环湖之行,转湖也是藏族同胞礼佛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卓玛朗措以及湖边碧绿的草甸接纳一切、包容一切,万物在这里生长。玛尼堆静静地伫立在湖边,面向着湖心和雪山的方向,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承载着理想、情感和希望。
五、八堆神山
八堆神山位于洛隆县腊久乡境内,距离洛隆县城约80公里。八堆神山是花岩山、莲花圣地山以及核心经石圣山的一个统称。三座山形态各异,风景秀美。
图为八堆神山
花岩山,山势为尖尖的三座石山直冲向天,中下有个石洞,传说古时候莲花大师在这儿亲自接见过八堆村出生的活佛喇嘛藏达夏络堆多吉,三座石山中间有一座山称无量光佛,右边一座山人们称作观音菩萨,左边的山则称作手持金刚佛;三座石山之下称金刚亥母佛,再往下看有个像乌龟肚样的大师修行岩洞。传说,在这里有成佛经典的宝藏。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噶举派藏巴甲热•也协多吉始说此山为佛教密宗上乐金刚圣地,第一次有了转山,每逢申年规模更大,常达数千人,称之为杂日巡礼。传说,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
莲花圣地山,此山红似野牛的心脏,原是莲花大师的修行岩洞之一,人们都崇拜此圣山;传说转一圈此山,就如念一千遍莲花真经;莲花圣地山有草地、森林;在此山右边有石泉,恰似供佛的净水;前面有两座湖,山背后有座花色的湖,传说去转此湖一圈就同念“六字真经”一百万遍;右山沟里有座长湖,据说转一圈此湖如同念“六字真经”十万遍。
核心经石圣山,此山中央犹如石经垒;从东边看如同左摆海螺;从南边看就像堆积的珠宝;从西边看也像盛开的牡丹;从北边看就像毒蛇猛兽;山脚稳立在玉龙之盘处,山腰稳立于人间,犹如神仙护佛核心之宫殿。
八堆神山不光有它的雄奇壮阔和神秘传说,还有它如诗如画的美景。
八堆美就美在那极致的艳丽浓稠,在这自然天成的画面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梵高执画笔时的快意十足。
大面积的宝石蓝异常耀眼,无论是浩瀚的天空,还是悠长的溪流,触目的那一刻心神便被带入了幽静深远的空间,身处寂静辽阔中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若是秋天,夺目的金黄色同为这里的主色调,一片一片的金黄在眼前优雅起舞,最后飘在风里成了一首诗,无声却叫人心动。乳白色的木桥悠然而卧,潺潺的流水声将这鲜有人走过的桥衬托得异常静,在这宁静中,仿佛听到了长笛演奏的曲子,清新透彻,缥缈空灵。黑色牦牛三三两两徜徉在金色地毯上,像是镶嵌在皇冠上的黑珍珠……
六、巴冻措
巴冻措位于洛隆县腊久乡八美村境内,距洛隆县城约为80公里。
巴冻措湖水呈乳白色,这种水虽然白但是伴随着清澈,同时又夹杂着一些绿,那种感觉和玉石有些相似。关于湖水为什么会是白色,当地人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湖中矿物质超标导致,也有人说是因为湖水自雪山流下,温度极低所以呈现白色,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考证。
巴冻措海拔在4030米左右,巴冻措藏语意为海螺湖,湖面长约8公里,宽2公里,因为湖水呈乳白色,所以有“白湖”之称。这里的气候条件好,利于植物生长,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岸边的树木种类很多,不只是种类多,而且树木的存活时间很长,据当地人介绍,有些树木的年龄已过千年,成了活化石。林中的很多植物打了结,那不是自然生长的,是被人为打了结,这是当地的一种祈福习俗。据传用单手将树枝打结成功就可以长寿,结越多,树枝越粗功效越好。
图为巴冻措
巴冻措有一些神奇的传说。传说在每年的藏历4月15日,巴冻措准时伸出湖尾供人们浇水灌地。所以本地人也认为该湖为“神湖”。转湖的人用小石头、树皮修小屋,用小树干修小桥,用小石头磨糌粑,表示死后到阎王爷那里路过时可以住自己修的小屋,过自己修的小桥,吃自己磨的糌粑。这里每年七、八月间来自波密、林芝、八宿乃至不丹、尼泊尔等转湖的香客络绎不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